八號辣椒種植技術視頻
上面不適合發送網址所以就直接給你文字了希望對你有幫助,你可以搜一下視頻會有很多的。八號辣椒種植技術具體如下:
一、播種育苗 1.育苗準備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做苗床基土,每立方米加腐熟雞糞25公斤,尿素、硫酸鉀各1公斤、磷酸二銨0.5公斤、50%的多菌靈粉劑100克,與苗床基土拌勻過篩后制成土,置入苗床內,使用育苗盤育苗的將土裝入育苗盤內待用。 2.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在30~40度的溫浸泡4小時,后用千分之五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半小時,將種子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風干種子表面水分待播種。 3.播種 3月上中旬播種,按每畝(667平方米)生產田育苗苗床面積10平方米安排苗床面積,每平方米約需15克種子(生產田每畝用種150克)。播種前將大田做成寬1~1.5米(畦寬可視具體地塊便于分苗、除草等工作靈活掌握)、長度不限的苗畦,于內隨機多點起出蓋土過篩(地表5厘米以下、25厘米以上潮土),水平整平畦面,澆足水,待畦面無明水后將經處理的種子按所需播種密度播種。然后覆蓋約1厘米厚(夜潮地或地表蒸發量較小的地區,覆土厚度可減半)的過篩蓋土,每平方米畦面撒毒餌15克防地下害蟲。毒餌為10克敵百蟲結晶對水300克,噴在500克經上鍋炒出香味的麩皮或豆餅上(炒時可加少許油增香)。以上完成后加蓋薄膜保濕增溫,出苗前要使畦內溫度按需要有較小的變化。于育苗盤育苗的,播種后將育苗盤直接置于大棚或小拱棚內即可。春季大田直播可于四月中旬左右(終霜期前3~5天)開始,按行距50厘米劃溝,按株距20~25厘米錯穴點播,每穴2~3粒種子(視肥力情況,每穴保苗1~2株),每畝用種1500克左右。 4.苗期管理天鷹8號的生殖生長組織分化,于苗期就已經開始,此期給予椒苗適宜的生長發育所需的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育苗移栽方法,苗期所處環境空間較小,人為控制相對容易。應掌握出苗前畦內溫度白天25~30度,夜間15~18度;出苗后適當通風,逐漸降低棚內溫度,保持白天20度左右,夜間不低于10度,并用700倍甲托噴霧防病。子葉平展時進行第1次間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要求每平方米留苗666~700棵,同時清除雜草。 4月底、5月初逐步放風練苗,促進壯苗,移栽前7天揭膜加大練苗強度。直播田于出苗后采取分期間苗,間苗時期不可過晚,以免幼苗生長相互影響,拔出弱小幼苗,保留生長勢強壯的幼苗。
二、選地做畦天鷹8號好不要連作,應選擇適當的茬口,好選擇前茬為大田作物或蔥、蒜、豆類蔬菜作物,勿與谷子、、、辣椒、番茄、茄子、土豆等連茬種植,一般輪作年限2~3年,也可以與西(甜)瓜間作套種。移植田要施足基肥,高土壤肥力是獲得高產的保證。一般地畝施腐熟土雜肥5000公斤,棉籽餅肥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做畦時壟下適當撒施尿素10~15公斤或磷酸二銨15公斤。或直接施用17-17-17的復合肥每畝40公斤。在移栽前3~5天根據地勢做寬2~4米、長不限的大畦,以利灌溉或排澇。應采用高壟栽培,要求壟高15~20cm。
三、適時移栽當5月中下旬日均氣溫穩定通過19度左右,5厘米地溫達到17度以上,適合辣椒根系和莖葉生長。此時天鷹8號椒苗苗齡70~80天,株高18厘米左右,莖粗在2.5~3.0毫米左右,葉面積達100平方厘米,具有8片真葉并部分植株現小花蕾。移栽前1~3天苗床澆透水,選擇無風陰天或下午移栽。定植密度應根據肥力水平確定,高肥水地塊定植約5000穴左右,錯穴定植,每穴2株為宜;低肥水地塊種植約6500穴左右,單株錯穴定植,行距50~55厘米,穴距視密度而定。栽植后每667平方米撒毒餌2.5公斤防治地下害蟲。
1.提早封壟:天鷹8號前期管理以促為主,力爭在6月底或7月上旬炎夏來臨之前封壟,形成田間微環境,使靠近群體中下部位的葉枝處于陰涼狀態,利于開花坐果。
2.整枝打杈:天鷹8號為枝條頂端著生簇生花,每簇花形成相應數量的辣椒。過去的小椒型基本不予整枝,每株僅抽生2~3個側枝,水平較低時,僅著生1~2個側枝,因此嚴重的影響了產量。由于植物頂端優勢現象,主枝先端的旺盛生長,使得植物自身產生的生長素集中于頂芽,對頂芽以下的側芽產生了抑制,打掉了頂花芽,使頂端優勢解除,頂芽以下的側芽才得以萌發,形成眾多的結果枝。由于頂芽以下每節(腋芽)著生一側枝,形成錯落有致的立體化結果枝群,達到高產的目的。據測,辣椒總產量的80~90%集中在側枝上。天鷹8號與其它椒類一樣,分枝方式為二叉分枝,為使主莖早發、多發側枝,摘心時間一般在6月中下旬進行,或掌握在定植成活后,植株分生出對二叉后與第二對二叉前進行,過晚,影響側枝抽生,或株型過高,群體結構不合理,結果部位上移,雖然產量也可以提高,但達不到應有的增產效果。
3.管理:天鷹8號大田定植時按行距50厘米高壟開溝,在開好的溝內澆底水(溜溝),然后依株距20~25厘米擺苗覆土。注意,開溝時要適當深一些,苗根部要垂直于溝底呈舒展狀,覆土苗頸部(原苗床生長土面部位)以上1~2厘米部位。定植次日,于壟間澆水,澆水不宜過大,以免降低地溫。如果條件許可,建議早春澆水采用地下水澆灌,因地下水常年溫度保持在20度,早春使用地下水澆灌有增加耕作層地溫的作用。.辣椒根系相對較淺,有條件的地方應在雨季之前的干旱季節,視土壤墑情澆水,每次澆水追施肥料,肥料選用多元素的沖施肥,先用水完全溶解后順水施入。天鷹椒生產座果期正遇高溫季節,正確的管理是豐產增收的關鍵。水分管理應保持土壤濕潤,保證有充足的水分。果實發育期是天鷹椒一生中需肥多的時期,6月底7月初每畝一次溝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7月中下旬,可結合病蟲防治,噴施以磷鉀為主的葉面肥,7~10天一次。進入8月中旬后,切忌追施氮肥,以防貪青晚熟。九月下旬進入果實成熟期后要控制水分,促進果實著色成熟。遇大水要及時排水防澇,做到雨后田間無積水。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發現病蟲株時及時施藥,控制病蟲害流行。
(1)病毒病是天鷹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病株一般表現為花葉、黃化、壞和畸形等四種癥狀。可在定植后每15天噴吡蟲啉一次治蚜;7~8月份用15%殺螨特治螨,7~10天一次進行預防。發現病情及時噴施20%病毒病A可濕粉劑500倍液,或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每隔7天噴灑一次,連續防治3~4次。
(2)疫病是造成田間枝、棵的主要病害之一。發現病株后,要立即噴施乙磷鋁錳鋅500倍液或75%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防治3~4次。
(3)炭疽病是引起田間落葉的主要病害。可在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可濕粉劑 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劑400倍液等農藥,從7月上旬開始,每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
(4)日灼病主要發生在果實上。為強光引起的生理病害。通過合理密植、間作高稈作物可預防病害發生。
(5)猝倒病和立枯病為苗床上的主要病害。要求嚴格苗床土壤消毒和苗床溫度及水分管理。藥劑防治可在出苗后晴天噴施75%百菌清可濕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500倍液,見有零星病苗就噴藥,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6)棉鈴蟲是危害天鷹椒的主要害蟲,一年發生3~4代,應在幼蟲孵化到3齡以前進行防治。用藥有50%辛硫磷油2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油1000倍液等。并要及時防治玉米隔離帶上的害蟲。
(7)蚜蟲蚜蟲繁育快,要治早治小,重點防治苗期害蟲。可用40%氧化樂果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油1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8)紅蜘蛛一年可發生10多代,既危害,也危害辣椒。可用50%敵敵畏800倍液、20%三氯殺螨砜800倍液、57%克螨特油800倍液噴霧防治。(9)小地危害幼苗。1~3齡幼蟲期抗藥差,且尚未入土,為防治適期。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90%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進行防治。
五、采收天鷹8號椒完全成熟時色澤為暗紅色,可在10月底當紅椒數量占總果數的90%左右時即可連秧拔下,如椒地冬茬不播種冬小麥,收獲時周內天氣形勢預報無降雨天氣,則整株辣椒于椒地散放3~5天,使植株內水分大部分散失,未著色的椒果后熟著色。如椒地急于播種冬小麥,可將收獲植株根朝外呈圓形堆放起來,下部留對映的通風孔兩個,使堆的中間部分暴露,與空氣充分接觸,不影響未熟椒果的后熟,免去頻繁倒垛。當椒果晾曬到8成干時堆積起來,可于冬季農閑時徒手采摘,采摘時,順便將著色不良的椒果剔除,以提高椒果的商品。
辣椒收獲機的研究現狀及前景。
技術也相對成熟。這期間也出現了摘錠式采摘裝置,是先將辣椒莖稈從根部割斷,然后運送到機器后部的摘果器式分離裝置或滾筒分離裝置進行分離。清選裝置則大多為氣流式與輥子式的復合形式、氣流式與滾筒式的復合形式。辣椒收獲中涉及到的關鍵機構便是辣椒果實與莖稈的分離機構,國外辣椒收獲機的分離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1)螺旋桿式分離機構。當辣椒收獲機械沿著辣椒壟行前進工作時,辣椒莖稈進入采摘裝置,轉動的螺旋桿對辣椒莖秧進行持續敲打,螺旋桿將果實從莖稈上打落,實現果實與莖稈的分離。(2)梳齒式分離機構。這是一種強制分離機構,當機器前進時,梳齒插入辣椒秧莖,強制地把果實從果柄上捋下,實現果實與莖稈的分離。它只是把果實分離下來,根莖仍生長在地里。(3)滾筒式分離機構。切割后帶果實的莖稈被送傾斜滾筒式分離裝置,滾筒在回轉過程中對辣椒莖秧進行多次起落摔打,使果實脫落,實現果莖分離。2國內辣椒收獲機的研究現狀我國的辣椒作物的收獲還基本上處在人工或半機械化采收的時期,機械化收獲發展嚴重滯后。目前,國內只有少數農戶進行了自發研制。如河南省唐河縣源潭鎮劉莊村村民丁山峰研制的辣椒機和河南省社旗縣社旗鎮居民代桂武研制的三櫻椒采摘機,這兩種機型均是在辣椒成熟收割后,由人工喂料進行場上采摘;省襄汾縣趙康鎮北村村民薛岳強研制了一種田間作業的辣椒收割機,該機型以二沖程發動機為動力,結構比較簡單,可以進行辣椒田間收割。以上這些機型不適合大面積種植規模作業。新疆兵團農二師二十一團職工對線辣椒采摘裝置進行了試驗研究,但未見對包括采摘和椒葉分離的作業機研究的報道。新疆機械研究院科研人員近研制成功自走式不對行辣椒收獲機,其整機原理、結構及工作方式在我國尚屬首例,機具一次作業即可完成采摘、輸送、集箱、裝車,機具的適應和工作效率較高,可滿足不同種植農藝的收獲要求。但是該辣椒收獲機沒有清選裝置。目前石河子大學機電學院的辣椒收獲機可集辣椒采摘、除雜清選為一體。
辣椒種植
1、選地:選擇水源好、上茬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的中上等地;
1)土配制、裝袋方法與種植一般辣椒一樣,只是下種一個袋只播1粒種,每畝需裝袋3500個。
1)整地:按70厘米行距先把地起壟,壟高15厘米左右,按30厘米塘距打塘,塘深15厘米,再施入底肥。
2)定植:定植不要太深,有10厘米左右即可,澆足定根水后,需再覆蓋一層細松土。如果要覆蓋地膜,象烤煙一樣蓋膜即可;如不蓋膜只要經常澆水,保證成活即可。
1、秋辣椒于上中旬,秋延后辣椒在7月中旬8月上旬,用缽播種、遮陽網覆蓋育苗,品種均可用亞華205、湘研3號、洛椒4號、新豐4號等。
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GB3543一83規定,辣椒種子發芽床為紗布或濾紙,計算發芽勢為6天,發芽率為14天。在紗布或濾紙法中水分不易控制,種子容易霉爛,而且時間長。采用毛巾卷發芽法則操作簡便、快速(4天記發芽勢,7天記發芽率)、準確高(同標準法比較誤差在±2%內),是較為理想的發芽床。故毛巾卷快速種子發芽可用于辣椒種子的檢驗。具體操作如下:
1)將備用毛巾預先煮沸消毒,撈出冷卻室溫,擰干到不滴水,稍潤即可;
2)從經凈度檢驗后的好種子中隨機數取試樣4份,每份100粒,共400粒;
3)將4條消毒后的濕毛巾鋪于桌面,把種子分別整齊地排列在半塊毛巾上。粒與粒之間少保持與種子同樣大小的距離,邊緣應空出1.5厘米左右。然后再將余下半塊覆蓋在種子上,中間放一根竹筷,把濕毛巾小心地卷成棒狀,兩端用橡皮筋扎牢,裝進充滿空氣的袋內,扎緊袋口,掛上標簽,注明置床時間、品種、重復次數等。后將4次重復放入30℃發芽箱內,直發芽結束,不需加水;
4)在試驗進行到第4天和第7天時,分別檢查4條毛巾的種子發芽情況。取其平均數作為該批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檢查發芽勢和發芽率時,除了根、芽折斷的苗需計入正芽的種子外。其它標準與標準法完全相同。
3、選種抗病、耐病品種。可選種粵豐一號、粵豐二號、新豐五號、中椒5號、中椒11號等。
4、種子消毒:采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后清水漂洗干凈催芽播種。
5、摘除病果。摘除病果、老果以及病葉,減少田間病源、減少病株的消耗,增強田間透氣,促進植株恢復生長。
6、滅蚜防病:注意防治蚜蟲、薊馬、螨類等害蟲,切斷病毒病的傳染源。在蚜蟲發生期間,噴灑73%克螨特油2000倍液,或21%滅殺斃油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油3000倍液,或2.5%功夫油4000倍液。
7、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20%病毒A可濕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劑800倍液;或5%病毒菌克水劑700倍液;發病較重時噴0.1%的醫用高錳酸鉀水溶液(不能與任何殺菌劑、殺蟲劑、生長激素混用)。
疫病是甜椒、辣椒生產的毀滅病害。甜椒、辣椒的苗期和成株期均受疫病侵害,葉、莖和果都會發病。苗期發病有的出現猝倒,莖基部成暗水浸狀縊縮或軟腐,有的莖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葉片染病時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的較大病斑,邊緣黃,中央暗褐色;果實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水浸狀暗斑,迅速變褐軟腐,濕度大時長出白色霉層,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掛在枝上。莖和枝條上的病斑初為水浸狀,幼嫩的枝條會迅速縊縮折倒,稍老的則出現環繞表皮擴展的褐色或黑色條斑,病部以上的枝葉迅速凋萎。
該病由一種叫辣椒疫霉的真菌引起。殘留在土壤、病殘體和附帶在種子上的病菌是主要初次侵染源。雨水飛濺和灌溉水流是傳播蔓延的主要途徑。在氣溫30℃、相對濕度85%以上是發病的有利條件。一般在悶熱多雨或大雨后天氣突然轉晴的天氣容易發病,如果大面積連作,品種不抗病,田間漬水,偏施氮肥過重,枝葉太密通風透氣差,發生流行更嚴重。
1)前茬收獲后及時清潔田間,深翻土地,與非茄科類植物輪作。
2)選用抗病品種,如粵椒1、2號和廣椒1、2號等下部較疏通的品種較適合高濕多雨地區種植。
3)集中培育無病壯苗。春植椒好盡量提前用薄膜覆蓋育苗,并覆蓋地膜種植,避開夏季高溫多雨的影響。
4)定植畦要求排水良好,施足有機基肥,及時追施肥水促秧、攻果和防衰,并在生長旺盛期配合選擇噴施靚豐素、綠芬威、高鎂施和愛多收等葉面肥
5)合理用藥。種子消毒可先用52℃水溫燙30分鐘;或清水預浸10--12小時后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撈出后拌少量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浸種12小時。發病前可選用達霜寧(75%可濕粉劑)800倍液、乙膦鋁錳鋅(70%可濕粉劑)500--600倍液、大生富500倍液,每7天左右噴霧一次;也可以每畝撒施3公斤硫酸銅粉于地面防侵染。田間發病時及時選用以下藥劑噴灑:霜盡(55%可濕粉劑)800--1000倍液、滅克錳鋅(60%可濕粉劑)600--800倍液、殺毒霜凈或卡霉通(64%可濕粉劑)700倍液、霜露速凈(70%可濕粉劑)1000--1200倍、瑞毒霉(58%可濕粉劑)500--700倍液、霜霉普克(72.2%水劑)600--800倍液。
常規露地栽培的辣椒采收期從6月開始到11月,長達5個多月。實踐證明,秋后辣椒產量雖只占總產量的30%—40%,但由于9—11月鮮椒上市淡季市場,售價高,銷得快,經濟效益往往是辣椒旺果期集中上市時的3—4倍。然而,人們習慣上常常在采到旺果期(7月)后,就放松了田間管理,導致病蟲猖獗,生長衰退,果實變小變劣,產量迅速下降,以致秋后幾乎沒有收成。因此,加強辣椒秋后田間管理,保護苗架,度過高溫,對增加秋辣椒產量,增添秋菜花色品種,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主要措施如下:
1)降溫保濕秋旱高溫季節,要適時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濕潤。灌水時要掌握“一淺、二急、三涼”的原則,即淺灌不漫畦,急灌急排田水不久留;土涼水涼氣候涼時進行灌水,一般以凌晨12點拂曉前灌水佳。另外,可利用稻草、茅草等作物秸稈覆蓋辣椒地畦面,既能降低地溫,又能減少水分蒸發,可起到保水保土壤濕潤和延長辣椒植株生育旺期的作用。如遇多雨天氣,要及時清溝排漬,做到雨停田干,給辣椒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追肥促長高溫季節,結合灌水,追施稀薄人畜糞水2—3次,每次每畝(1畝=1/15公頃,下同)1000—1500公斤,在灌水后土壤稍干時潑澆,補充肥料的流失,供給植株養分。秋涼后,辣椒生育轉旺,結果增多,需肥增加,到10月止,應追肥3—4次,每畝每次施復合肥10公斤,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果實飽滿,高產優質。
3)護根保葉后期田間管理要特別注意保護辣椒根葉,一旦發現病蟲害,應及時使用高效低毒殘留期短的農藥防治,不使葉片受損。中耕除草時宜采用淺刨和人工拔除雜草的方法,以防損傷辣椒根系,影響吸收能力。
鹽城市新明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鹽城市明悅機械廠)生產割曬機、割捆機及與拖拉機配套的系列割臺。由于該機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能靈活、操作簡單方便省力、割茬低等優點。廣泛適用于平原、丘陵、坡地、窄小、田間地塊的作業。“明悅”牌4G、4GK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口碑優良,產品更是遠銷非洲、東南亞等發展中 。公司始終致力于“把農民從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企業愿景,秉承“品質打造品牌,創新成就未來”的經營理念,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為方針,竭誠歡迎國內外客戶蒞臨指導、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共創美好未來。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