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割機七種故障排除“技巧”
小麥收割機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些機械故障,但機手只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有的在短期內就能恢復收割工作。
l、秸桿夾粒多原因:麥子過于成熟,加之秸桿過于干燥。部件瓦篩開度大。排除技巧:①縮小瓦篩間隙,上篩開度保持不大于2/3,下篩開度-般不小于l/3。②機到地頭就迅速升起割臺,大油門送脫槽內剩余麥子。
2、穗頭脫不凈原因:麥穗青頭多。部件的紋稈與凹板之間的間隙過大,轉速低。排除技巧:①控制田塊的割幅寬度,控制在2/3以內。②調整機間隙,降低滾筒轉速,增大凹板間隙。磨損嚴重的零件應及時更換。③張緊動力機連動部件的輪帶。
3、撥禾輪打落籽粒多主要原因:撥禾轉速太高,禾位置太高打擊穗頭,或撥禾輪位置太靠前,增加了麥穗的打擊次數。排除技巧:適當降低撥禾輪轉速或高度,適當后移撥禾輪。
4、自動喂入困難原因:撥禾輪位置離割臺喂入攪龍太遠,中間段的攪龍葉片與底板間的距離太大。喂入鏈與伸縮齒尖距離不符。作物倒伏或潮濕。排除技巧:①在彈齒不碰割刀的前提下,撥禾輪應盡量后移。②修復割臺喂入攪龍葉片,使葉片離底板高度不大于l0毫米。③喂入鏈與伸縮齒尖的距離保持在l0一l5公分之間。④割臺喂入攪龍安全離合器的彈簧長度應合適,當喂入阻力過大時能及時分離。
5、割刀□堵塞原因:田間雜草過多,割茬太低。排除技巧:①適當提高割茬即可排除。②嵌入石塊、鋼絲等硬物引起的,應停車并熄滅發動機,清除夾入物。③將動刀片與定刀片的前端間隙調到l一l.5毫米,發現螺栓及刀桿變形及時校直或更換。
6、輸送槽堵塞原因:輸送帶張緊度不夠或有偏跑現象。輸送槽雜物較多。谷物莖稈潮濕。排除技巧:①清理堵塞物,張緊傳送帶。②當確認皮帶磨損而造成傳遞動力不夠時,應及時更換。③如麥稈過潮,減少幅寬度或待麥稈晾干后收割。
小麥收割機為什么麥茬割不齊
1.割不掉麥稈:小麥收割機出現割不掉麥稈故障,則表明動刀片運動受阻。其原因多是在作業中麥茬留得太低,切割器啃土,割刀被哇埂內的石塊、鐵絲、木棍等硬物卡住,或因傳動帶發生打滑所致。
排除方法:首先要停止割臺上的傳動動力,再用手來回拉動刀桿,這樣便可把夾在刀片間的硬物取出。如硬物已損壞刀片,間隙撐大,還應按要求修復更換損壞的刀片,調整好定、動刀片的問隙。
2.刺麥稈割刀刺麥稈的故障是由于定、動刀片的配合間隙增大,動刀片中心線與護刃器中心線偏差太大,刀片不鋒利或刀片上的鋸齒磨損所致。修理時,必須切斷割刀上的動力,再設法把刺在割刀內的麥稈拔出。對少數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不相重合的故障,糾正時可用一截鋼管套在護刃器上,用左右撬動的方法進行解決;若割刀中心線普遍偏差較大,就須卸下驅動機構,做整體調整。對前后間隙都偏大的割刀,排除時,可用小錘敲擊壓刃器的前部;反之,應錘擊壓刃器的后部(割刀前端應密接無間隙、后端間隙為O.3–1mm)。同時還應換掉磨鈍或掉齒的刀片。這,在割麥中割刀就不會出現拔麥稈、刺麥稈的故障。
3.掉麥稈麥田出現掉麥稈現象,多是由于撥禾輪位置安裝不當或轉速過低、分禾器偏斜引起的,因此,修理時,一是要矯正偏斜的分禾器,規范切割范圍;二是要適當提高拔禾輪轉速,使它與機器前進速度相適應;三是重新調整撥禾輪的安裝位置。對因撥禾輪前后位置安裝不正確引起的故障,調整時,應放松張緊輪,取下傳動V帶,再松開穿在支臂上的固定螺釘,前后移動撥禾輪,即可達到改變其前后位置之目的。一位情況下,拔禾輪軸多放在割刀前60-70mm。對高低位置安裝不對的拔禾輪,它的位置改變是靠裝在拔禾輪兩端的液壓油缸來完成,只要駕駛員操作升降手柄即可,當彈齒軸轉下方打在被割小麥高度的2/3或稍上位置,才算佳。
4.掉麥粒小麥收割機掉麥粒的故障是指在割麥中麥粒掉在割臺前邊的麥田里。產生這種故障可能有下述原因①拔禾輪位置安裝不當,作業時彈齒軸打在麥穗上。②拔禾輪轉速過高。③小麥熟過,收割太晚。排除的方法如下①按前述方法把撥禾輪的位置安裝正確,不要讓彈齒軸打在麥穗上。②適當降低撥禾輪轉速,減少對麥稈的打擊次數。③對熟過的小麥好在晚上和早晨收割,切忌在中午收割。
5.割臺上堆積小麥小麥收割機是靠拔禾輪、螺旋推運器、傾斜輸送器的相互作用,把割下的小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裝置。只有當它們安裝位置不符合要求,相互配合間隙增大時,才會發生堆麥現象。因此,排除時應根據小麥長勢,調整好推運器葉片、伸縮扒桿與割臺之間的距離。方法是先松開螺旋推運器兩端上的固定螺釘,再擰松調節螺桿上的螺母,向里擰動時,葉片與割臺底板間隙增大;反之,則間隙變小。調整好后,再把松開的螺釘緊固好。伸縮扒桿與割臺底板的間隙調整是靠改變調節把的位置來實現。當松開調節把上的固定螺母,向上扳動手把時,扒桿與底板間隙變小;反之,則間隙變大。調畢,再擰緊松開的螺母。其次是調整傾斜輸送器上的鏈條,它的松緊度是靠擰動輸送器兩邊的調整螺母來實現。排除鏈條跑偏故障的方法是,向哪邊跑偏,就緊固哪邊的螺母,直到鏈條不再出現跑偏為止。對因撥禾輪位置安裝不對,導致扶禾與鋪放作用變差時,還應按前述方法重新調整撥禾輪的安裝位置。
6.麥稈前傾麥稈前傾指的是收割機割下的小麥不是倒在螺旋推運器上,而是倒向麥田。產生這種故障除因撥禾輪位置安裝不對外,拔禾輪轉速過低,也是主要原因。因此,修理時,除了按正確的方法重新調整好撥禾輪的安裝位置外,還要適當提高拔禾輪的轉速或降低機器的前進速度。一般情況下,割麥時撥禾輪的速度應高于機器的前進速度1.1-1.2倍。
7.不凈這種故障是指小麥收割機在收獲中,排出物中含有大量麥穗。故障多是因為間隙過大,滾筒轉速低,滾筒上的紋桿或凹板磨損所致,根據故障原因可選用下列方法排除:①降低車速,減少喂入量。②提高滾筒轉速。③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要求,調整好間隙。若采取了上述方法后,故障仍不能排除,就應換掉磨損的紋桿和凹板。
8.裹麥粒裹麥粒是指收割機脫出物中含有大量麥粒。它的產生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①擋草簾損壞。②鍵面孔篩堵塞。③逐稿器運動頻率低等。排除方法:①清除鍵面孔篩上的雜草、麥稈。②換掉損壞的擋草簾。③提高逐稿器上的傳動帶緊度或轉速。④雙滾筒式收割機,要想麥稈中不裹麥草,只有減少喂入量和提高滾筒轉速的方法來消除。9.滾筒堵塞滾筒堵塞的故障,多發生在裝有紋桿式滾筒的收割機上,當滾筒堵塞后,使用了放堵裝置,仍不能解決問題的,就應停機,用手撥出堵塞的秸稈,要想避免該故障的再次發生,提高工效,在操作中切勿等滾筒堵塞后再使用放堵裝置。一定要在滾筒即將堵塞的瞬間,操作放堵機構,排出堵塞物。要想裝置少堵或不堵,使用中適當降低收割機的前進速度和提高滾筒轉速十分重要。
10.麥粒中含有雜質一般情況下,經收割機清選后的小麥是不含雜質的,只有當風向不對,風量不足,篩子的開度不當時,才會發生。因此,它的排除是靠移動調節板的上下安裝位置來改變風向,通過改變風扇無級變速器轉速或吸風口的大小來調節風量。就風量分布而言,應該是前篩入口處大,后篩出口處小,風量大小以能把麥粒吹散、浮起,把穎糠吹跑而吹不掉秕麥粒為標準。對因篩子開度不當造成的故障,就應重新調整篩子的開度及安裝位置。
11.碎粒超標脫出碎麥粒超標的小麥收割機,多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機器的前進速度慢,小麥喂入量少;滾筒轉速過高或間隙小等。排除的方法:①從提高收割機的行駛速度入手,增加喂入量。②在保證小麥脫凈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滾筒轉速。③調大間隙,直到脫出的小麥碎粒不超標為止。以上各種故障都是從小麥收割機本身找出的原因。象小麥未成熟,麥稈發潮,熟后的小麥雨后收割等也會引起故障的發生。遇此情況,機手只能用放慢車速、減少小麥喂入量和提高滾筒轉速的方法來解決。
小麥收割機的快速收割是怎么改裝的
1、改割臺齒輪13改15,進草快,麥子不排隊,改中間軸齒輪,加一齒=19齒,全車轉速提高,換丁齒滾筒,不塞,要是福田,重排分草線,出草利,緊皮帶,不打滑,校油泵,提高發動機轉速。
2、在割臺后面加上一把鐮刀,減少麥稈的長度,使其進去的東西沒有那么多機器轉速也就提高了,那么行走的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不知道筒是不是原裝的,如果是的話建議換成輕便型的也會好一點。
動力方面:發動機工作一季之后,應及時更換機油;檢查機油、柴油、冷卻水是否充足;更換或者清理空氣濾清器濾芯。
電器方面:檢查電瓶電量是否充足,線路接頭是否接觸良好,有無線路老化情況。
傳動方面:檢查各傳動鏈條、皮帶松緊,檢查傳動齒箱齒輪油是否充足,各傳動軸承、傳動鏈條以及易磨損的部位加潤滑脂。
液壓部分:檢查液壓油是否充足,各液壓接頭有無松動、漏油現象。
機架部分:檢查機架、割臺底部、軸流室等有無開焊或變形情況。
鹽城市新明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鹽城市明悅機械廠)生產割曬機、割捆機及與拖拉機配套的系列割臺。由于該機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能靈活、操作簡單方便省力、割茬低等優點。廣泛適用于平原、丘陵、坡地、窄小、田間地塊的作業。“明悅”牌4G、4GK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口碑優良,產品更是遠銷非洲、東南亞等發展中 。公司始終致力于“把農民從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企業愿景,秉承“品質打造品牌,創新成就未來”的經營理念,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為方針,竭誠歡迎國內外客戶蒞臨指導、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共創美好未來。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